射頻腫瘤消融是一種物理性消融方法,其治療的原理是:將射頻發生器產生的射頻,在B超或CT的引導下影像引導下,經射頻電極針定點發射到腫瘤靶區,電極針周圍組織內的離子在交替電流的激發下發生高頻震蕩,離子相互摩擦、碰撞產生熱量,溫度可達到80-100°C,熱量的沉淀超過腫瘤細胞所耐受的溫度,致使細胞胞漿內和線粒體酶以及核酸組蛋白復合物的蛋白質凝固變性,細胞產生凝固型壞死,達到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射頻消融術主要用于人體器官良、惡性實體腫瘤,原發性腫瘤、轉移性腫瘤、不能手術切除的晚期腫瘤、手術中探查發現不能完全切除的腫瘤、不能承受放療化療的腫瘤患者,以肝癌、肺癌居多。不適宜場景:腫瘤大?。阂话阏J為腫瘤直徑3 cm 以內適合射頻消融治療,3~5 cm之間可結合具體情況,超過5cm則不適合射頻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3個病灶以內是射頻消融治療的適應證,超過3個病灶,不適合射頻消融治療。腫瘤的位置:① 位于大血管旁的腫瘤。如果消融的能量損傷了大血管,將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要慎重考慮,位于肝動脈、門靜脈主干附近的腫瘤則是射頻治療的雷區。②位于大膽管旁的腫瘤。膽管損傷后將引起肝功能衰竭,位于大膽管旁的腫瘤不應行射頻消融治療。射頻消融存在導致針道轉移、穿刺所致周圍臟器損傷及誘發肝癌破裂等問題,此外也不適用于位于影像盲區的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