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美國Laroussi博士報道了大氣壓冷等離子體射流用于細菌滅活,此后相關研究的報道如雨后春筍,研究工作也從相對簡單的體外消毒向活體實驗,甚至臨床應用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等離子體醫學研究從探索逐步走向深入,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低溫等離子技術在醫學上的研究和應用進入了新階段。自1998年雙極等離子應用于手術臨床后,等離子刀逐漸被大眾所熟知,眾所周知等離子刀可以做淺表消融類手術,可以實現低熱損傷對組織進行汽化切割,卻不知還有一種等離子刀鋒利如鋼制刀片,既可以切割皮膚,又能完美實現凝血的效果,即“單極等離子刀”,那此“單極等離子刀”與“雙極等離子刀”有什么區別呢?
單極等離子電路回路由等離子主機發出電流信號,通過有源導線導入作用電極(刀筆),作用電極與貼負極板(中性電極)的人體接觸的瞬間形成電路回路,刀筆刃部周圍產生等離子體流,從而實現對組織進行切割和止血。
雙極等離子設備人體無需貼中性電極,由主機發出電流信號,通過有源導線導入作用電極,作用電極自帶正負極,電極在接觸人體的瞬間,正極與負極電回路閉合,電極周圍產生等離子體流(通常需要生理鹽水輔助),實現對組織的消融止血。
單極電極有刀型、針型、鎢絲形、箭形等,廣泛應用于各類開放式手術中組織的連續切割和精細剝離。
雙極電極有柱形、環狀、扣狀、鉤狀等,受限于具體某個術式下的組織消融切割。
單極設備主要用于普外科、甲乳外科、骨科、心胸外科、小兒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腫瘤外科、婦產科、醫美整形外科、燒傷外科等各類開放式手術的連續組織切割及凝血。如體表腫瘤、異物摘除術、膿腫切開引流術、甲狀腺、甲狀旁腺各種開放手術、乳腺手術、關節置換術......與鋼制刀片相比,切割同樣精細,但同時凝血可靠,手術效率更高、更安全。與傳統電刀相比,熱損傷更小,手術幾乎無煙霧,保護醫患健康,刀頭無粘連、手術效率更高,患者術后恢復更快,刀口瘢痕減少。整體對于醫院、醫生、患者經濟效應更明顯。
雙極設備工作原理與單極設備相同,但電回路與刀頭形狀不同,故適用于耳鼻喉頭頸外科、骨科、婦科、泌尿科等孔腔鏡類組織消融與切割手術,如鼻顱底腫瘤切除術、鼻息肉切除術、扁桃體的切除術、椎體消融術等。
?